24小時服務熱線

400-921-0601

園區街景

新聞動態

上海有哪些名人墓地,坐落在哪些墓園你知道嗎?

來源:時間:2022-04-18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年一度清明時節掃墓祭祀、緬懷祖先,一直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那么在長三角經濟最發達的上海地區從古至今安葬了哪些名人志士?他們長眠于此,都坐落在哪些墓園你知道嗎?今日給大家匯總了一些,文章中名字順序隨機排版,前后順序安排不代表任何意義。

崇明墓地瀛新園.jpg

一、黃道婆公墓

黃道婆墓地在距離黃浦江徐浦大橋近處的東灣村(古稱烏泥涇)。黃道婆生于公元1245年左右,卒年不詳,是元代稱譽中華大地的紡織專家。其年輕時因家貧如洗被迫搭船從故鄉上海流落到海南島謀生,而后長期生活在黎族人民中間并學會掌握了當時黎族先進的紡織技藝,當其年老返回故鄉后毫無保留地把紡織技藝傳授給了四鄉八鄰 ,以致江南一度有“衣被天下”的美譽。據說早些年海南有關部門有意想把黃道婆墓移遷到海南去,但出于種種原因最終還是沒有遷成。我想如果黃道婆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慨。

二、徐光啟公墓

    徐光啟墓地在上海西南角徐家匯的光啟公園(原為南丹公園)內。墓前立有神情專注的徐公花崗巖雕像,墓的東側環以長長的碑廊,留有徐公的畫像、手跡及傳記石刻十二塊。給后世留下一代名著《農政全書》的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公元1562年——1633年),是我國近代科學的先驅者,其畢生潛心從事天文、歷法、水利、測量、數學、農學等的開發和研究。其死后葬于上海法華涇和肇嘉浜兩條小河的匯合處,以后徐家子孫世代在此繁衍生息,徐家匯地名由此而來。如今的徐家匯已成了聞名中外的人氣鼎盛的商業旺角,這一巨變定是博學多才的徐公當年所始料不及的。

三、唐一岑公墓

   唐一岑墓地在上海長江口的崇明島上的蟠龍鎮。唐一岑是明代中葉我國東南沿海一帶著名的抗倭英雄,時為崇明知縣。明嘉靖三十三年 ,倭寇屢屢侵擾崇明島,唐一岑率領當地軍民日以繼夜奮勇抗倭,不幸在一次夜戰中身受重傷而壯烈犧牲,初埋葬于平洋沙舊城西南,清初因海水侵入而移葬于潘龍鎮,四百年來唐一岑始終活在當地人民的心中。

四、夏氏父子公墓

夏允彝和夏完淳墓地是一對全國少見的父子墓,位于松江區郁郁蔥蔥的小昆山北麓的蕩灣村。 父子二人均為南明抗清的領袖人物。當年清兵入關后,夏允彝在松江城起兵失敗后投水自殺。其子夏完淳十四歲時就隨父起義,父死后繼續高舉反清大旗,雖然屢戰屢敗仍威武不屈,后不幸被清廷捕獲而殺害,時年才十七歲。其留傳于世的遺作有《南冠草》和《夏完淳集》等。

五、錢大昕公墓

錢大昕墓地在上海和江蘇交界處的嘉定區外崗鎮204國道旁邊。 錢大昕(公元1728年——1804年),乾隆年間進士,為有清一代著名的學者。生前為鐘山、婁東、紫陽等書院主講,治學嚴謹,涉獵頗廣,尤以??加喴婇L于世,著有《十駕齋 養新錄》、《二十二史考異》、《元詩紀事》、《恒言錄》等。

六、鄒容公墓

   有“革命軍中馬前卒”之稱的鄒容的墓地在閔行區的華涇鎮西,臨近黃道婆墓。整個墓區坐北朝南,中間有一高高的塔形墓標,墓后有章太炎手書“贈大將軍巴縣鄒容墓”碑文。鄒容(公元1885年——1905年),四川巴縣人,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驅者。他1902年留學日本,1903年回國后,在上海寫下了《革命軍》一書,號召國人推翻滿清皇朝建立共和,在同年的蘇報案中被租界巡捕房拘捕死于獄中,年僅二十一歲,其遺骸被革命黨人劉三收具后埋 葬在華涇鎮劉家的空地上。1912年2月,南京臨時政府追認他為大將軍。1924年,章太炎等為他舉行公祭并修墓立碑。

七、宋教仁公墓

宋教仁公墓在上海市北的閘北公園內,墓整體呈半球形,墓頂安放著一座神采奕奕的雄鷹雕塑,墓前立有宋公的石像,十二萬分的傳神。宋教仁(公元1882年——1913年)是近代中國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的元老之一。其1905年加入孫中山先生創立的同盟會,1910年在上海主持民立報。辛亥革命后,歷任民國政府法制院總裁、農林總長和國民黨代理理事長等要職。因大力主張成立責任內閣以制約袁世凱的倒行逆施,1913年3月在上海北火車站被袁派出的刺客暗殺,1924年國民政府拓地 百余畝為其建立墓地,當時稱“宋公園”,解放前這里還曾一度作過屠殺革命志士的刑場。

八、魯迅公墓

    魯迅墓園原在上海西區虹橋路上的萬國公墓內,1956年當魯迅逝世二十周年時遷至虹口公園(現改名為魯迅公園)。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學家魯迅(公元1881年——1936年)1927年10月來到上海從事左翼的文化運動直至1936年不幸病逝,當年萬人空巷為他送行至萬國殯儀館,其時遠在陜北革命根據地的毛澤東還成了其治喪委員會的一員。其后魯迅遺體葬在萬國公墓?,F在的魯迅墓地位于虹口公園的中央,約1600平方米,花崗巖的墓臺上有一塊巨大的墓碑,“魯迅先生之墓” 六字碑文為毛澤東親筆手書。墓前有魯迅安然就坐的銅像,其深邃的目光一如生前依然有著強烈的時代穿透力。

九、宋慶齡墓園

宋慶齡墓園在上海西區的虹橋路上,這里原是建于1932年的萬國公墓的宋氏墓地。被海峽兩岸尊稱為國母的宋慶齡(公元1893年——1981),生前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其花崗巖的墓碑靜靜地平躺在其父母雙親之墓高高豎起的墓碑的東邊,左邊并排躺著的是其貼身女傭“李媽”的墓碑,由此可見宋慶齡這位中華民族偉大母性的愛心和孝心之所在了。

     黃道婆、徐光啟、唐一岑、錢大昕、夏允彝、夏完淳、鄒容、宋教仁、魯迅、宋慶齡這10位曾在上海歷史上留下光輝足跡的一代名人,如今已靜靜地長眠在上海灘下那松軟溫濕的泥土里,但他們的音容笑貌卻永遠穿透過時光隧道,將與百里浦江一起長存于悠悠的天地萬物之間。

中國漢代著名學者司馬遷有一句千古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我想這些古今名人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后人會世世代代銘記這些閃光的名字。

崇明墓地瀛新園.jpg

原本每年的清明時光可以出游走做,奈何今年清明上海遇到疫情沖擊,待疫情散去,漫山花野遍地,攜手上自己的家人們去這些名人墓地走走,看看。 瞻仰下前輩光輝之余,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不忘前輩的歷史恒流中的寶貴付出,我們更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付出,去熱愛這遍養育我們子孫后代的華夏熱土。

關鍵詞:上海公墓,上海墓地,墓地風水,墓園,墓地價格 版權所有:瀛新園 地址:上海市崇明區新河鎮草港公路3188號

滬公網安備 31023002000193號

滬ICP備13037750號-1 上海工行查詢

400-921-0601

導航到園區 預約看墓 撥打電話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99视频精品国产在线视频,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RE66_首页